2021年6月18日上午9點,浙江大學醫學院李曉明教授應邀來我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和生物學院師生開展學術交流,并在生物學院U型樓B111會議室做了題為“情感和情感障礙的神經環路和分子機制”的學術報告。報告由生物學院副院長塗海軍教授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和生物學院衆多老師和學生參加了這次學術報告。

李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利用社會壓力應激導緻的抑郁動物模型中,研究和鑒定了參與抑郁症發病的一條新的神經環路,并發現該環路的突觸活動顯著增強,利用光遺傳技術抑制這條神經環路的活動可以有效緩解抑郁症狀。進一步研究發現大麻素受體在這條環路特異性表達,并且在抑郁動物模型中該環路上的大麻素受體表達顯著降低。幹擾表達該環路上的大麻素受體也可以導緻環路突觸活動增強和小鼠易感抑郁的表型。李教授研究團隊以杏仁核等情感情緒加工的關鍵腦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些核團神經元種類,神經環路連接等結構的解析,研究和闡釋了其在情感和情感障礙中的作用和機制,發現情感障礙診治的候選标記物和治療靶點。李教授的的報告讓廣大師生了解杏仁核在情感與情感障礙的神經環路機制與分子機制的最新進展及學術成果。出席學術交流報告會的師生與李教授進行了充分交流與讨論。最後,講座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報告人簡介:
李曉明,醫學博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多倫多大學教授。早年畢業于原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獲醫學學士和醫學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實驗室長期系統性地研究神經環路結構和功能的調控機制及其在神經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尤其重點研究GABA能神經突觸和神經環路在情感和情感障礙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Neuroscience和Neuron等雜志上,并被國際同行發表專文正面評述。